癌症与葡萄糖
2019-01-28统计研究结果得知,肿瘤与三高呈一定的正相关性。这对于美食家们来说无疑是一闷棍。要说血糖高跟肿瘤有关系,大家都有点不能接受。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早在1930年代,因植物的氧化还原反应而于1931年获得诺贝尔奖的德国生物化学家 Warburg就注意到,人体的肿瘤细胞可以在缺少氧气甚至无氧的条件下快速生长。这个现象在事隔80年后得到重新认识。现在通过改变肿瘤细胞的物质代谢流来控制肿瘤生长,是继标靶药物热潮之后的另一个研究热点。
水是生命之源,把我们人体细胞与血管的关系比喻成沙漠中的绿洲与河流,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凡是水源充足的地方,就有茂盛的芳草;而水到不了的地方,则寸草不生。如果沙漠中突然冒出一堆草,那我们就可以大胆断定芳草之下定有新的地下水源。也就是说如果原有的河流没有改道,水量没有大的变化,那么绿洲的摸样是不变的,不会某个地方的草突然长得多起来。
一个癌变的细胞,本来也就是绿洲中的一根小草而已。当它快速繁殖后,就改变了绿洲的格局,会让人看到原本不长草的地方突然多长了一大块草。根据常识,我们就敢断言这块新长的草下面必定有新的水源。但这回我们错了,一锄头挖下去发现并无新的水源。这就是癌细胞让人吃惊的地方,用生物化学的术语讲“癌细胞是可以在缺氧甚至完全无氧的依赖糖酵解反应来维持细胞生长”,在没有“水源”(运输氧气的血管)的地方也能存活。
癌细胞是如何实现这个令人瞠目的功能的呢?大半个世纪前的Warburg就已经帮我们找到答案了。他发现肿瘤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是正常细胞的10倍以上,但是癌细胞利用葡萄糖的方法却与正常细胞大不相同。葡萄糖,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最初级成品,也可以说是生物界最通用的能量储存单位,就像桶装的原油一样。一个葡萄糖在体内得到完全燃烧,可以产生大量的热量。但是癌细胞只利用其中的5%左右的热量,其实是刚开始燃耗就当废料扔掉了。这就好像吃苹果,癌细胞是每个苹果只咬一口就扔掉了,还造成了大量的垃圾----乳酸。乳酸会抑制T细胞活性,因此会抑制免疫体系。不难想象,人体内的癌细胞不但吃掉大量的葡萄糖来维持其快速生长的需要,还吐出有害物质抑制机体免疫,有利于其生存。
癌细胞只部分利用葡萄糖,可以在无氧环境下快速生长,这就如仙人掌在无水的沙漠中进化出高超的生存技能。但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癌细胞的这种超能力也是有弱点的,就是一旦葡萄糖来源被切断了,就会陷入恐慌。这种能源恐慌一旦出现,对癌细胞来说就不单单停止生长就能保命了,通常是以自杀身亡而告终,就像过度投机后碰到经济危机而破产的小业主一样。这是因为癌细胞内所有的设施都是为高速生长而配备的,不能适应突然而来的节能产业革命。换句话说,只要让癌细胞开始用大量的氧气,它就会进入自杀程序,最终就能缩小肿瘤。
总结:减少(切断)葡萄糖来源,减少无氧环境,从而扼杀癌细胞生长环境。
- 上一篇:让肿瘤细胞饥饿
- 下一篇:防微杜渐 重启健康之路